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北仑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院)是北仑区卫生健康局下属综合医疗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家托管合作医院。医院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是宁波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医学院教学医院,占地约133.7亩,总建筑面积约164997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绿化面积41778平方米。
2024年医院门急诊142.67万人次,出院4.93万人次,手术量为1.9万例,其中三四级手术为6350例。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各级领导的支持、关心下,北仑区人民医院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北仑模式”为省委省政府出台“双下沉、两提升”政策提供借鉴参考,为全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出示范。2016年,医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实施“区域医共医联体、大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提升、信息化和智慧医疗以及人才、文化与规模发展”六大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2月成立北仑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目前下辖宗瑞、滨海、霞浦、春晓、梅山、灵山、大榭7个院区。2023年12月,浙大一院与北仑区再次“携手”,开启了新一轮托管合作10年之约。2024年,医院以建设三甲综合性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升级实施“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区域学科建设攻坚打造战略,科研促生“新质生产力”驱动战略,高水平人才队伍卓越发展战略,现代化医院管理能效升级战略,仑医文化品牌软实力拓展战略”新六大战略。
目前医院全面跻身浙江省三乙医院第一方阵,参与全国《医疗行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制订以及我国第一部全国性健康管理团体标准——《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起草,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浙江省卫健系统“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公立医院、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省级“平安单位”暨省级“智安单位”,宁波市模范集体、宁波市卫生系统“十大党建”品牌、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鼓励奖、宁波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北仑区区长质量奖等。
人才梯队建设持续优化,医院现有职工1620人,其中卫计人员1482人,具有高级职称341人,博士10人,硕士274人。拥有浙江省医坛新秀3人、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宁波市甬江人才2人、宁波市领军人才9人、宁波市卫生健康青年技术骨干人才4名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医疗技术实力稳步攀升,目前13个学科达到三甲要求,具体为呼吸内科、心血管科、ICU、感染科、康复科、肾内科、消化内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妇产科、急诊科。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3个(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宁波市县级医学龙头学科4个(耳鼻喉科、肾内科、骨科、普外科)。共列入省级层面重点学科(专科)1个(传染科),市级4个(传染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泌尿外科)。
科研与教学能力蓬勃发展,医院设有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协助北大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组建的海洋药源分子重点实验室获评2024年度宁波市A类重点实验室;成立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并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托管以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全球顶尖期刊发表SCI论文212篇,拥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参与国家级十二五课题子项目,并有省部级、厅局级等百余项课题立项。2024年医院在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0项,位列宁波市县级医院首位。2021年获得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成为2021年全大市范围内唯一一家拥有此立项的县级医院,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493项并实现成果转化2项。现有宁波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
硬件设施服务全面升级,拥有西门子Force双源螺旋CT、GE Voyager Air 磁共振、飞利浦Azurion 7 B20双C臂复合手术DSA、豪洛捷Selenia Dimensions数字钼靶机、德国Storz 3D腔镜摄像系统、德国Storz 荧光4K腔镜摄像系统、德国MAQUET的ECMO、蔡司PENTERO 800荧光手术显微镜、徕卡PROVEO 8眼科手术显微镜等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此外,GE Premier 3.0T磁共振拟安装中,预计2025年年中投入使用。
公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国首创“六师共管”进社区、进院区项目,获央视《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关注点赞。2020年获评“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医心惠民”健康管理创新工作室获评2022年宁波市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北仑仅两家。创新科普“123456工作法”成功入选2024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组建了“急诊急救”医疗卫生科技服务志愿队与“医心惠民”医疗卫生科技服务志愿队,成为宁波市第十四批团队科技特派员,获评2024年度宁波市乡村振兴团队科技特派员立项1项(系唯一一个成功立项的医疗科技团项目)。
社会责任担当坚实践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开辟北仑抗疫主战场,同时派出22名医护人员三批次驰援武汉,在全省同级别医院中支援武汉人数最多。2022年1月疫情期间大力保障居民健康需求的举措得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节目的报道。疫情转段期,集全院力量围绕发热门诊、急诊分流、重症救治等三大核心工作,整合资源,统筹调配,优化流程,在减员30%基础上咬牙扛起了急诊抢救、发热门诊、重症救治激增4倍以上,以及住院量1.3倍的工作量,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022年开展首批“组团式”东西部帮扶工作,医院对口帮扶美姑县人民医院。2024年4月,浙江四川两省组织部、卫健委对凉山州10个重点帮扶县的医疗“组团式”帮扶进行考核通报,美姑县排名全州第一。“东西部医疗卫生协作—强基培训三年计划”中两批共16名来仑进修的美姑学员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高达100%,项目被四川省评为优秀案例推广。
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医院通过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四级甲等,搭建省、县、乡三级联动的互联网医院平台,国内首创区域药事服务平台,项目斩获中国医院管理奖全国第二名,浙江省“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实现“无卡就医”、“门诊信用支付”、精准预约,“最多跑一次”改革列全省三级医院第三,获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并作为唯一县级医院参加国家卫健委医疗服务经验推广会。
整体能级实现跨越提升,2025年1月中旬试运营区医疗中心,总投资7.6亿元,建筑面积约6.265万平方米,配置床位600张,以省内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为提升区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另有总投资约3.1亿元,设计床位200张的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下半年竣工验收。在急危重症“五大中心”救治上,医院成为区域卒中、胸痛、创伤、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其中创伤中心是宁波区县级首个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审的国家级“创伤中心”。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纳入2024年北仑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已通过省质控审核,成为宁波大市前三名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的县级医院。2024年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至此卒中、创伤、胸痛三大中心全部完成“国家级”建设。
站在国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我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的新起点上,北仑区人民医院将对标行业标杆,不忘初心、奋楫笃行,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致力于10年内建设成为宁波市内一流、省内领先的三级综合医院和区域重要医疗中心,努力打造成为国内连续性医疗和健康服务典范。
(数据更新于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