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中心-健康园地

健康园地

冬季的营养与保健

作者: 发表日期:2008-12-08 阅读次数:  来源:北仑区人民医院  字体:【
   

冬季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

    根据冬季寒冷干燥的季节特点,为与冬季气候相适应,在饮食调理上应以保阴潜阳为基本原则。所谓保阴潜阳是指顺乎自然,饮食要有敛阳护阴的作用。中医提出冬季饮食应保温、御寒、防燥,附加进补。保温就是通过饮食以保持体温,即增加热量的供给。御寒是通过饮食以抵御寒冷。据医学研究,人怕冷与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在供给热能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含矿物质的食品。防燥就是通过饮食以防干燥,饮食中注意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c 等十分必要。进补,冬季是最好的进补时机,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季的营养需要

热量

 寒冷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而致使人体的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素加速分解,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人体热量因此散失过多。在饮食方面,应以补充热量为主,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为防止诱发老年人其他的疾病,不宜过量摄入脂肪。而蛋白质则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鸡蛋、鱼类、豆类、瘦肉等,因为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总的说来,蛋白质供应量应限制在常温下的需要量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无机盐类供应量,应保持常温下的需要量。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适当增加油脂,植物应达到一半以上,蔬菜、水果和奶类供给要充足。

维生素

    冬天蔬菜种类数量稀少,人们吃得相对较少,所以冬天一过,人体就会出现维生素不足的现象,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或肿疼、便秘等症状,这都是缺乏维生素a b族维生素、维生素c 等所致。因此,冬季绿叶蔬菜减少时,可适量吃些甘薯、马铃薯、大白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菜等等,这些菜类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合理搭配,可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无机盐

    冬季,因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的影响,易缺乏钾、钙、铁、钠等元素,另外因排尿量增多,上述无机盐随尿液的排出量也随之增多,所以应及时补充些含钾、钙、铁、钠的食物,如猪肝、虾米、芝麻酱、香蕉等。

冬季饮食营养调理

冬季气温下降, 外界阴气占主导地位,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对增加。
   
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注重养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严寒的天气也使人们的代谢升高,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也较少。因此在冬季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具体来说,冬季饮食养生要点如下:

多吃高热量,御寒食品

    寒冬的饮食原则,一是要有丰富、足够的营养,热量要充足;二是食物应该是温热性的,有助保护人体的阴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医归纳了一些御寒食品,例如:肉类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鸡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姜、蘑菇、香葱、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龙眼、栗子、大枣、杏脯、荔枝橘子、柚子、松子等,既补充足够营养,又保护人体阳气,吃了使身体觉得暖和。

多吃滋润食品

    冬天虽然清爽,但是太过干燥了。当天气的湿度只有22%的时候,难免会唇干舌燥。干燥的冬天又特别容易引起咳嗽,而这类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疗方法也是以润为主。总之,冬天干燥之际,任何人都宜润一润,如吃些煲老糖水、胡萝卜马蹄水、川贝炖苹果等。

注重食补

    为了增强体质,许多人往往习惯于在冬令时服用些补品。人参、鹿茸、阿胶、黄芪之类固然对人各有益处,但如果服用不当就常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而适当地进行食补,既经济实惠又没有副作用。所以,冬令进补养生首先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的原则。

  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心主苦,从我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水,若咸味多,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抵御过亢的肾水。

    冬季吃点火锅好,因为吃火锅能温补人体阳气。切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阳,易使脾胃之阳受损。但脏腑热盛、上火或发烧时,可适当吃些冷食,但不宜过多、过量,以防损伤脾胃。此外,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阳的原则,多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藕、木耳、胡椒等,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多吃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

    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的缺少有关,冬季应多摄取有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大白菜、青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食盐对人体御寒很重要,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钙在人体内含量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b2、维生素c 食物,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会发生明显变化。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2 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维生素a 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可多吃些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白薯;维生素c 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防治感冒、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应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菜、菠菜、胡萝卜、豆芽以及柑橘、猕猴桃等。

适当补充含碘食物

    因为人体甲状腺能分泌一种叫做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它能加快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增加热量,并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产生暖和的感觉。足量的甲状腺素对人体抗寒起着重要作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有带鱼、虾、牡蛎等。

适当补充含铁食物

    有试验证实,贫血妇女体温较血色素正常的妇女低0.7 ,产热量少13%,新陈代谢明显降低,较一般人更怕冷。因此,冬天应多吃些动物血、蛋黄、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适当吃点生姜

    人们常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常食生姜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可发汗,并有促进胃液分泌以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还有抗氧化作用,临床上常将生姜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辅助治疗。

冬季与进补

   冬季及时进补是强身的大好季节。此时进补,养精蓄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冬季进补可多吃温热性食物,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可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玉米、小麦、黄豆、韭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羊肉、牛肉、鸡肉、鱼类、虾、 水果及菠萝橘子等。体质比较虚弱的老人,可常饮牛奶、豆浆等,以增强体质。或将羊肉切成小块,加些黄酒、葱、姜炖食,可益气、强筋壮骨。如果不适应肉腥味,加萝卜数块同煮可除腥味,如加枸杞子同煮,有兴阳温运的功效。冬季进补,最好先作底补,就是打基,可先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以调整脾胃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生姜制成羊肉大枣汤等,也有同样功效。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而且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冬季进补注意事项

   进补无论从中医的观点出发,或是从现代医学的观点出发,都是为了补其不足,即身体缺少什么营养成分,就进补什么营养物质。

   冬季进补,这已成为民间的传统习惯,祖国医学有冬藏精秋冬养阴的理论,认为冬季及时进补是强身的大好季节。三九严冬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贮存于体内。而且冬至起九,正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所以,此时进补,萌育元气,养精蓄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发生,为下一年开春直至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