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医者文心

医者文心

最草根的食疗

作者:北仑区人民医院 发表日期:2017-02-20 阅读次数:  来源:北仑区人民医院  字体:【

  早春二月,漫步田野,已经有“艾草”冒出嫩芽。

  “艾草”是“艾蒿”的俗称,简称“艾”。在“青蒿”大家族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艾草”。

  自屠呦呦创制“青蒿素”后,这种山野里遍地可见的野草,不但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也成了最草根的一味中药。

  在北仑这一带,通常用“艾草”加工成麻糍、青团等民间小吃。这种既有药用价值的艾草,既能果腹、又能治病,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最佳食材。

  苏轼的《送范德孺》中提到,“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他说的是立春时节吃的青蒿韭菜春卷。那碧绿的青蒿和韭菜带来的是视觉上的盛宴和舌尖上的美味。

  有好友对青蒿“情有独钟”,特别喜欢艾草做成的水饺。每年春天,她都会去采集艾草,而后择净、冲洗,在开水中焯烫成碧绿色后,放入冰箱中冷冻。一直可以用到冬天。

  《诗经》中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隔三年兮”的诗句,描述的是热恋中的男女。而孟子的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少艾”指代的是年轻美丽的姑娘。青艾所做成的美味与豆蔻的交集,或许只有这草根的艾草才可产生的奇妙的效果。

  每到端午节时节,母亲都会延续北仑古老的传统。在自家大门口挂上一枝艾草,据说可以辟邪驱瘴。而在夏日的晚上,可以用晒干的艾草做成防蚊包,那是最环保的材质。用艾草泡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碧绿的艾草叶子在水中蔓延开来,那沁人心脾的香,有着特殊的山野的味道。

  艾草,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炙”百病之功效。可止痒、止血、杀蛔虫、知痢疾、痔疮,甚至有是安胎、求子的功效。而现代医学研究中发现,艾草中含有软性树脂、鞣酸、氯化钾、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屠呦呦创造的青蒿素里谈到她的灵感源之于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二升淡,绞取汁,尽服之”。这里所说的葛洪是北仑灵峰寺葛仙翁,他用莘草来治疗“冷热病”的疟疾,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把村名取为“莘岙”而来纪念他。“莘岙”是位于大矸延山公路边上的灵峰寺山脚下的一个村庄。

  葛洪葛仙翁的传说,他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的练丹家,医药学家。而灵峰山脚下的“孝子岭古道”,据说来源于葛仙翁为其母亲求药而命名。而在一千年后的今天,因为他的医学著作而启发了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慷慨的馈赠。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在春天美好的季节里,挽上一个篮子,去采一把艾草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